聚品

欢迎光临~昆明聚品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871-488

行业新闻

花5800元让学生买平板|智慧校园不应成为逐利场

来源:腾讯

教育家 · 快评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育英中学要求学生花几千元买平板电脑用于布置作业和学习的新闻引发热议。涉事企业推销的平板电脑每台2200元,平台使用费1200元/年,3年软硬件合计须缴费5800元。目前,五河县政府依据《义务教育法》等法规 ,责令育英中学立即停止违规收取学生平板电脑费用行为,清退全部已收费用 。

变相强制购买平板电脑、强制去指定书店买书、捆绑销售教辅软件……一直以来,学校违规收费的问题屡见不鲜 。实际上 ,针对学校违规收费问题,教育部等部门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学校不得强制或者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软件或资料 。《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中也指出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规范教育移动应用的进校管理,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 ,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在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之下,为何一些学校触碰“红线” ?

不难发现 ,信息技术手段已进入课堂教学中 ,智慧课堂正在覆盖越来越多的校园。但是“智慧”不应成为家庭的负担,学校也不应剥夺家长选择的权利。一些服务表面上说可以自愿选择购买,实际上自愿的空间相当有限 ,家长往往被裹挟入付费的大军。同时,违规收费的背后,谁撬开了进入学校的大门、是否有人从中分食一杯羹 ,值得深思。教育如果掺杂了利益,也就“变了味”。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教育商品化,无疑背离了育人的初衷和方向。这会加重学生及家长的负担,进而引发家校矛盾 ,影响家校关系的和谐。一些学校误入“雷池” ,虽未收家长或企业的钱,但也说明校方的管理存在疏忽和漏洞 ,暴露出学校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地方教育部门监管缺位等问题 。

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坚决遏制乱收费行为,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在智慧校园建设中 ,学校应牢记底线,深入研究,真正守好企业进校这道关 。同时,地方教育部门要健全教育收费管理制度,落实教育收费监管责任 ,对置高压线于不顾的违规收费案件严肃查处。对借教育收费中饱私囊的,坚决不能手软 ,依纪依法严查 ,助推智慧校园深度发展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694705058@qq.com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