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品

欢迎光临~昆明聚品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871-488

行业新闻

RFID进入规模应用阶段 技术短板逐渐显露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英国空军指挥官在一次任务中发现:英军机场,雷达可以侦测到飞机,但是无法识别到底是盟军还是敌军。也就是说,如果敌军的战机群涂上英军颜色 ,机场地面塔台很可能待飞机飞到很低高度 ,甚至降落后才能发觉。这个潜在的问题 ,将威胁着机场以及地面人员。于是,一种新技术也孕育而生——RFID。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 ,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身份识别(下文简称RFID)。简单说,一个RFID芯片就像U盘一样,可以存入特定数据,并发出无线射频信号。接收机可以在一定距离内捕捉到信号。随着科技不断进步,RFID射频识别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

进入21世纪 ,RFID已经在国内的金融支付 、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军事与安全、资产管理、防盗与防伪 、金融 、物流、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并在部分领域开始进入规模应用阶段 。

如今全球零售行业的巨头正纷纷“触电”RFID。比如快时尚服装连锁品牌UR ,通过RFID应用管理供应链技术 ,实现了7天的全球领先前导时间、每周每店两次货品更新 、每年推出万款新品。

还有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也要求供应商在包装箱及集装箱上贴上RFID标签,开发出基于RFID等技术的供销存系统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采用RFID技术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

如今,无人零售风口兴起,无人便利店门派林立,但它们依然离不开RFID技术 。目前,无人便利店的玩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类是以欧尚 、大润发为首的传统零售 ,一类是以阿里 、缤果盒子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还有一类则是由居然之家、娃哈哈等为代表的跨界运营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基本上都离不开RFID技术,每件商品上面均贴有RFID标签 ,用于结账收款 ,此外还配备了监控系统、远程客服等功能。

但在无人零售行业的实际的运用中  ,RFID技术却显露出了自身的“短板” ,更有业内人士因此大胆预判:“采用RFID标签的无人超市必死 。”

这一说法虽显夸张 ,但确有一定道理 。众所周知RFID标签的作用,就是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标签自动识别结算,大大节省了收银环节的人工成本 。但尴尬的是 ,标签需要人工一个个往商品上粘贴的,也就是说收银台人手解放双手的同时,贴标签人力投入却增加。这很明显与“无人”的思维背道而驰。通过RFID标签进行无人结算的无人超市,也仅仅只做到了表面“无人”,其背后还是少不了有大量人力成本的投入。

除此之外RFID标签本身也有一定的成本 。以缤果盒子为例,商品RFID标签每个在五毛钱左右 ,本身的成本也不低 。这样一来,人力成本节省不下来,还需要额外支出标签的成本费用。加上零售行业本身利润就不高,任何成本的增加都将对其盈利能力造成巨大挑战。本该节约经营成本的“无人超市”却因为一张小小的标签失去了意义。

所以说,无论是RFID技术还是其他人工智能技术,要真正运用到无人零售领域,如何能真正落地解决实际商用问题才是关键 。这将会成为机械自动化 、传感器、机器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和认知计算等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
XML地图